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86.对商人的关注(感谢麓眠的打赏。)  (第1/2页)
    从那个吴姓富商开始和周乾讨价还价的时候,朱元璋的脸上就没有展开笑颜过。    周乾听到吴姓富商的价格,心里有些觉得过低,他每斗白糖,藕粉给自己一两银子,还只能供给他们吴氏商行一家,这样想来价格实在太低。    “你这是想作甚?”朱元璋奇怪,这一家全收购,到时囤积起来高价倒手卖出。    吴封海眼睛透出JiNg明,他看周乾是个年轻人,便有些胡乱开价,岂不知自己算盘给落空了。    周乾手指在桌子敲着,屋子里安静下来。    “狄老头,咱也是做生意的,上次我记着咱那藕粉一斤是三两银子,我还不卖,後来苏州府崑山县的商人给了一斤四两,还是几家供应的对吧。现在他这一斗才给一两?”    “一斗一两银子?亏。”    大明一斤等於十六两,一斗等於十升,十斗为一石。    唐朝一斗约六斤,宋朝一斗约十二斤,明朝一斗约m0十八斤。    这吴封海一斗给自己一两银子,简直太亏,当初给燕王府和秦王府,b这个划算多了。    可自己总不能每次都跑去北方给秦王和燕王吧。想了想,周乾觉得这次价格合适就成交。    若是只供吴家商行一家,那就只能是最低一斤三两,给的少了,他可以另找销售渠道。    卖给明朝的王公伯侯,b这个商议价值多了。    毕竟大明朝,用的白糖脱sE法还是故元的鸭蛋清凝聚澄清法,但是脱sE并不彻底,到了清朝才更加完善。    《泉州府志》记载,元末有百姓把h土落入糖浆,发现糖变白,随後经过许多年的改进发明,才变得炉火纯青。    但目前为止,周乾并没有在应天府的铺子里买到雪白的白糖,自己的方法是最先进的,要高价也是正常。    “周乾,管事。你们两个知道咱这白糖藕粉贵,而且也最清楚,此人太没有诚意,咱们走。”朱元璋说着故意拉周乾走。    “成,我听爷爷的。”周乾起身,就要离开。    吴封海眼睛转了转,道:“可以商量商量,生意这事情,有商议余地。”    好不容易打听到货源,吴封海自然不会放过,况且已经见到白如雪的藕粉和白糖,到时候运回去,利润便很大。    “周老板,一斤我给三两半吊,不能再多了。”    “可以,但是我不会只供货给你们吴氏商行一家,若是同意,我们便可以签个字据,每个月交一次货。”    吴封海又琢磨,自己给每斤三两半吊,除去工费运费成本,卖给江南的大户人家可以得利多少,获利多少才是他最终看重的。    “成交。”吴封海拍板。    随後又笑道:“白糖的方子周老板卖不卖?卖的话,我吴封海可以出五万两。”    朱元璋嘴cH0U了cH0U,白糖方子,藕粉工序就五万两,那这商人一年都要赚多少。    看到周乾没反应,吴封海以为是他们不信,说到:“吴氏商行在江南一带商铺成百,不会骗你。”    周乾笑道:“方子不卖。”    吴封海看到这笔买卖溜走,有些可惜的道:“吴某不强求,我们签,每个月准时将货放到码头,吴氏有专门的船只,会来接替。”    走出应天大楼,朱元璋就有些忍不住了,听那个浙商的话,这些商人可是赚的如此多。    他不得不重新正视。    好几次都想骂商人,但朱元璋想起当初马皇后说的,并不是所有的商人都是J商,有好有坏。    但朱元璋还是想吐槽。    只是他忍住了。    蒋瓛也怕自己这陛下忍不住开始喷商人。    一喷就会坏事,朱元璋自己跟周乾说他是凤yAn商人,身为商人肯定不会喷商人的,PGU决定脑袋。    朱元璋只是淡淡道:“小子,吴封海说还有三艘画舫,咱想,这要是民户,得赚多少年啊,咱都不敢想。”    “正是,而且朱皇帝对商人的税是放宽又放。”周乾道。    明开国前,在南直隶对商人徵收官店钱,税率是十五税一,开国後放宽到二十税一,不久又放宽到三十税一。    对民间生产工具,生活用品,笔墨纸砚书用品,嫁娶丧祭物品,贩卖後给予免税。    明初商税分两种,一为营业税,三十税一那种。    一为通过税,商品过渡口时的关税类,平常按照b例cH0U取实物。    每县设课税局,府设课税司徵收这些商税,统一由京师课税司管理。    商人去各地经商要有官府验发的商引,记载写明货物种类,数量,贩运道里远近。    无商引者,以游民知罪。    京师城内设兵马指挥司管理管理市场,每日核准度量衡器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