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三十八章:先天知足的人不刻意修福,所以保存了先天知足  (第1/1页)
    我执,他是老师吗?那麽聪明和愚笨一样有老师?何必要明白真理呢?我执太坚固了,我执就是真理。与外在的姻缘《指挥》磨合而成就,他有成见,有事非观,如果善於自骗?你还要把《我执》当成真的吗?把他当成真,恐怕《惜初》你也不能理解,我有何法!人们发言,并非言而有信,什麽是言而有信?还是言而无信?他们以为的分别,是分别吗?《指挥》如何会被隐藏,以致出现真伪?《学说》如何会被隐藏,以致出现是非?《指挥》如何会去任何地方而不存在的?《学说》如何会存在而说不通的?《指挥》被《慈悲》而肯定,《学说》因《仁德》而存在,这就是用清明的心观照一切。    模子国君对他儿子孔鲤说:海燕说的指挥与学说的关系你能悟到吗?孔鲤说:这是海燕的思想吗?他怎能想像到那麽多复杂的道理?模子国君说:这是庄子的学说,海燕演变了他,他向老庄学道了。老庄说道是无形的,就是《指挥》,我执是有形的,因《学说》而改变,好好学习。    先天知足的人不刻意修福,    所以保存了先天知足;    先天不足的人不忽略修福,    所以失去了先天不足。    先天知足的人无所作为,    并且存在目的;    推崇仁慈的人有所作为,    但是存在目的;    推崇义和的人有所作为,    并且存在目的;    推崇礼貌的人有所作为,    而得到赞叹,就举杯共饮。    所以,得到了《道》,    才要讲求先天知足《福》;    失去了先天知足,    才要讲求仁德;    失去了仁德,才要讲求义和;    失去了义和,才要讲求礼貌。    礼貌的出现,是百家之首,    也是开源节流。    从前有智慧的人,    把握《道》的根本,    其实就是先礼後乐。    因此,菩萨立身实在而不局於飘浮;    存心真诚而不陷於薄情。    所以要舍弃後者而采取前者。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