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千禧年:我的商业帝国从校园开始起步_第十四章CitCat聊聊,超级入口雏形(下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十四章CitCat聊聊,超级入口雏形(下) (第1/3页)

    四、发展蓝图:跟着使用者成长的“四步棋”

    一凡把椅子转过来,对着窗外的高雄夜景,在脑子里画出一条清晰的时间线——这条线跟着用户的年龄走,从18岁的大学生,到25岁的职场新人,再到30岁的行业从业者,每个阶段的需求都不一样,但平台的核心始终是「ChitChat」。

    第一步:校园切入18-22岁——让“不得不装”变成“不得不打开”

    「第一年就Si磕高雄应用科大,先做刚需绑定。」一凡的计画很明确:找学校创业中心合作,让新生入学时「必须用ChitChat加班级群」,否则收不到作业通知;跟学生会合作,所有社团招新、活动报名,都只能在ChitChat上进行。

    「先让学生''''不得不装'''',再靠二手交易、学习资料分享让他们''''不得不打开''''。」他算了笔帐:如果每天有作业通知、社团活动提醒,学生至少会打开ChitChat3次,半个月就能养成习惯,就像现在没人能离开LINE一样。

    第二步:城市拓展22-25岁—跟着毕业生“无缝过渡”

    「学生不会因为毕业就删掉常用的APP。」一凡想到明年的大一新生,「他们现在用ChitChat聊学业,两年後毕业找工作,我们就推''''高雄校友职场圈'''',帮他们对接学长内推;租房子时,推''''高雄租房'''',让他们在群里找室友、聊房源。」

    甚至可以对接高雄的商圈:liuhe夜市的店家在ChitChat发优惠券,学生点开就能用;新兴的咖啡馆Ga0“职场新人交流会”,在“城市圈子”里报名——让学生觉得“离开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