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分卷(13)  (第2/3页)
思不得其解,男人也会有体香吗?    程宴平盛了饭,又拿了小马扎挨着赵吼坐下,他熟练的将碗里的饭赶了一半进赵吼的碗里。    锅里的饭我都盛出来了,我吃不了那么多,师傅你这些天都要干活,要多吃一点......    他叽叽喳喳的说着,跟树上的麻雀似的。若是放在以前赵吼定会觉得吵的慌,可如今瞧着近在咫尺的白皙脸庞,男人的脸不光白,皮肤更是细腻,即使离得这么近,连毛孔都看不到。    赵吼闷头继续吃饭。    程宴平丝毫没留意到身旁男人的异样之处,继续道:师傅,拔秧难吗?    插秧呢?    插完秧,什么时候能收割呢?    ......    他总是有那么多的问题,赵吼并不是每个问题都答,偶尔捡两个回一句。程宴平捧着手里的碗,忽的就觉得这样的早晨真好啊。    即使飘着细雨也没关系。    从前他可讨厌雨天了,因为下雨就哪儿都不能去了,连花园都不能去,可今天却不一样,连如牛毛般的细雨都显得有些可爱。    在京城的时候,府里规矩大,讲究食不言寝不语,冷冰冰的一点都不热闹。    不像现在他想说什么就说什么,想问什么就问什么。    等将来若是有机会,他要把族人都请来龙门镇,可以的话最好是定居在这里,再也不回京城了。    赵吼先吃完了。    今儿天不好,你就别下地了。    闻言,程宴平可不干了,他昨夜做梦还梦到去田里插秧呢,他巴巴的望着他,师傅,我的病都好了,昨儿去挖马蹄都没事呢,你就让我去吧。    赵吼没有说话,起身回了厨房。    程宴平三口两口将碗里的饭吃干净,趁着他吃饭的空档,赵吼在杂物间里翻箱倒柜,好容易寻出来一件蓑衣,虽落了些灰,可还能用,他将蓑衣递了过去。    穿上!    蓑衣原本就宽大,穿上之后行动就更不便了,程宴平可是铁了心要去学习农活的,自是不愿,他刚要开口说不穿,却被赵吼抢了先。    不穿就待在家里,哪里也不许去。    程宴平悻悻的,见赵吼转身过去,便冲着他的背影扬了扬拳头。    穿就穿。    反正到了田里,他再脱了就是,到时候他人都在外头了,难不成他还能硬把他赶回来不成?    待穿戴好之后,两人便出门了。    刚走了没多远,便见到一个妇人急急的走了过来,远远见着缩在蓑衣里的程宴平便笑开了,得亏来的巧,要是再迟一步家里就没人了。    他将怀里兜着的几个咸鸭蛋塞进了程宴平的手里。    这是自己家里腌的,拿几个你和赵猎户尝尝。    程宴平推脱着不肯收,妇人却道:又不是什么值钱东西,先生若是不收,往后我可不敢再找你帮我写信了。    蓑衣本就大,愈发衬的人小巧玲珑。    程宴平无法,只得收下,忙又道了谢。    妇人来的快,去的也快。    赵吼瞅了一眼他怀里的咸鸭蛋,送回去吧。    哎!    程宴平转身就往回跑,跑了两步又回头,那你可不能丢下我自己先走了。    两人隔着雨帘,就这么望着。    见赵吼点头,程宴平才喜滋滋的跑回了家,将咸鸭蛋放进橱柜后,又匆匆的往回跑,出了门见赵吼立在原地,便高兴的跟什么似的,小跑着到了他边上。    走吧。    立夏已过,气温回升。    即使是雨天也不妨事,镇外的水田里,就没有穿蓑衣的。程宴平负气似的将手臂抬到赵吼跟前,我就说不要穿,你非让我穿,眼下别人都在笑话我呢。    赵吼沉声道。    他们是糙惯了的,淋点雨没事。说完又睨了一眼程宴平,像是在问那你呢?。    等到了田边,程宴平才发现农活是有分工的。    有人在田里拔秧,然后用绳草捆好,再由人运到需要种的田里,他起初以为运秧苗是个简单的活,可见了才知道这活不简单。    不仅需要力气,还需要准头。    运送之人站在田埂边,将捆好的秧苗按照差不多的顺序扔进水田里。有时候一排四捆,遇到田稍大些就得五捆,而且别看秧苗不重,正要扔的又准又好,还是需要不小的臂力和眼力的。    师傅,你忙去吧,我就在这里看着,绝对不下水里。    程宴平似模似样的举着手指,对天发誓。    赵吼盯着他看了一会儿,见他似乎是说真的,便去另一边的田里忙活去了。    这头赵吼刚走,程宴平就脱下了蓑衣,卷起了裤腿下了秧田。在拔秧的是几个妇人,她们手脚麻利,只眨眼的功夫就是一捆。    田里的水有些凉,他淌着水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