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十一章 一文钱也没有  (第1/1页)
    “娘,您醒了,是不是饿了?晌午时,花婶子送来了两个鸡蛋,让媳妇给您炖了补补。”    杜氏说着,把扣着的碗打开了,里面是黄澄澄的鸡蛋羹,应该是滴了猪油的,喷喷香。    白云溪动了动鼻子,中午就一碗粥,早就饿了,“嗯,老二他们几个可回来了?”    “娘,二弟带着四弟五弟一直在村头修缮窝棚,中间四弟回来一趟,说是村头的窝棚年久失修,有塌陷的,也有漏顶的,修缮起来很费劲儿。”    杜氏一边说,一边看婆婆的神色,可惜婆婆一脸木木的,什么也看不出来。    ‘也不知婆婆还有没有私房钱,如果能拿出一些在村里租个能住的房子就好了,总比四处漏风的窝棚强。’    白云溪小口的吃着鸡蛋羹,听着杜氏的心声,嘴角一抽,    原主手中还真没一文钱,所有钱都给老举人看病用光了,办丧事时已经没钱了,还是里正出面,帮着收回了一些拖欠的束脩,换了铜钱,才勉强cao办的。    宋国私塾束脩遵循六礼,也就是芹菜,莲子,红豆,枣子,桂圆,干rou,每一样都有其寓意。    芹菜寓意业精于勤。    莲子寓意苦心教育。    红豆寓意鸿运高照。    枣子寓意早早高中。    桂圆寓意功德圆满。    干rou表示弟子心意。    除了六礼,每学期的学费是两斗米,其余的就没了。    比起县城的私塾费用,老举人真是良心之人,即便如此,还会有些人家没钱交束脩。    那些家庭没钱还想让孩子读书,老举人从不为难,都是先记账,等有条件了再给也是可以的。    有些人家拖欠就是一两年,也是常有的事儿。    老举人从不催促,还一直秉着圣人言,有教无类的理念,没钱先欠着,什么时候有,什么时候给。    为此,原主不止一次抱怨过,说有些人就是滑头,故意拖欠,老举人每次都笑笑,让她勿以小人之心揣度旁人。    老举人住在柳树湾,因为举人的身份,按照宋国律法,不但可以让家庭免徭役,还可以免除二百亩田税,也就是因为如此,白氏一族的田地大部分都挂靠在老举人名下。    现在人走了,举人的头衔没了,白氏族人除了可惜田地又要交税,真正伤心的没有几个。    杜氏看着婆婆不说话,心里忐忑。    “你去忙吧,把丫丫叫来就行。”小丫头刚才跑出去,杜氏进来后,就没跟进来。    “哎~,”    杜氏也就愣了下,就转身出去了,虽然不知道婆婆叫闺女进来做什么,但也没多问。    片刻后,一个小人踌躇的走过来,仰头看她一眼,立马又低下头揪着自己的衣襟。    白云溪看着小丫头怯怯的样子,无奈的摇摇头,    “丫丫,来,吃鸡蛋羹。”她特意留了一半,就是给这丫头的。    一听鸡蛋羹,丫丫瞬间抬头,看着碗里金黄的蛋羹,舔了下嘴唇,怯怯的摇头。    “丫丫不饿,奶奶脑壳流血了,要补补。”花奶奶来的时候,就是这么说的。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