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8个报告_20  (第1/1页)
    这的确是个难得的T验,这学期一共有8个报告要完成。    起初,听着国际企业管理教授口沫横飞的讲述着分组报告的主题。之後,轮到计量经济学教授对专题报告的长篇大论,开学才刚过两三个礼拜,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的累积,越来越觉得不妙,感觉这学期有讨论不完的分组和做不完的报告。    报告的主题和难易程度固然有所差别,但真正让我担心的确是时间的分配的问题,因为光是上课的时间就已经占据一大半了,更别说分组讨论了,每一组安排讨论的时间很可能会撞期,真是让人伤脑筋。    话虽如此,其实我的心里也很清楚,不管报告有多少,最终一定是可以完成的,只是要怎麽完成罢了。    一个周末的午後,我准备好纸笔,打算就这些报告的个别特点拟定作战计画。    首先把交报告的时间点列出来,剔除平常上课的时间,计算出交报告的周数,以及每周可以参与分组讨论的时间分配。    其次考量报告的难易程度与轻重缓急,可能同组组员的习X等等。    对於报告的难易程度,我会很认真的思考要如何才能完成,是要广泛地蒐集资料互相讨论,还是只需现有的素材就可以达成目标。    对於报告的轻重缓急,我也会思考这份报告占学习成绩的b例多寡和递交报告时间点的迫切X,以做适当的安排与调整。    最重要的小技巧是我会尝试把「我」拿掉,也就是说这件事一定要我来做吗?非我不可吗?有没有人可以帮忙代替我呢?    或者把其他「组员」拿掉,也就是说我能不能自己完成报告,可不可以不用和同学一样分组完成报告呢?    果然找教授报告现况是对的,最後不少教授都被我的诚意说服了,实际参与分组讨论的只有3个报告,其余的都可以由我自己独力完成。    啊,你说为什麽有8个报告,因为商用数学和经济学各4个,加起来就是8个了。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